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正文

浙江义乌进口供应链金融首单业务落地 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深化国贸改革

发布时间:2025-02-11 阅读:223次
日前,义乌市进口供应链金融首单业务落地,用贸易数据抵押获得6000万元授信,
一是创新打造的“数字监管+保税控货”模式,构建起共赢的金融生态。银行通过实时查看海关账册、物流凭证掌握真实贸易数据;企业则依托可信的贸易链获得低成本融资。这种“用数据替代抵押、用流程管控风险”的革新,使金融机构敢向轻资产的进口商敞开怀抱。
二是委托浙江电子口岸开发对应贸易商的“供应链融资管理系统”,向中国银行、泰隆银行开放海关账册、订单合同、物流凭证等资料。两家银行基于海关账册实时可查、贸易订单真实,同时存储有与授信额度匹配货值的商品,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授信。
三是稳定的融资渠道,有利于形成大宗商品定价权,降低企业融资成本,以低风险实现低成本,撮合企业、银行在市场化的情况下实现互利共赢。开辟了进口民营企业大额度、低利率的融资新渠道,推动形成“口岸+市场”“贸易+交易”的义乌特色进口体系。
来源:浙江日报 2025年2月11日